【兒童護耳】了解10大初生嬰失聽高危因素 聽力受損可致語言發展遲緩
發布時間: 2021/09/27 00:00
最後更新: 2021/09/27 10:53
胎兒早在媽媽肚內便能聽見聲音:媽媽懷孕約四週,胚胎已初見耳朵輪廓,四個月開始對聲音有感覺,六個月聽到聲音會有心跳加速、 四肢擺動等反應。聽力對兒童的語言發展非常重要,聽力一旦受損,小孩無法正常學習語言及發聲,甚至連說話的意慾也會減少,語言發展會比同齡正常兒童遲緩。
聽力影響語言 把握三歲前發育黃金期
一般而言,嬰兒六個月大便會牙牙學語,當他們聽到自己發出的聲音,便會更有興趣發聲。如父母呼喚時懂得轉頭或定下來聆聽,則顯示他們對聲音有反應。小孩約十二個月大時可發出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等單字組成的句子,二十四個月大就可以發出有四至五個字的句子。年紀漸長,句子可以更加複雜,詞彙亦會相應增加。
負責聽聲音及語言的腦部,需要聲音刺激才會成長及發展。在動物研究中,發現有聽覺剝奪(Auditory Deprivation)現象:即使初生動物的聽覺器官功能正常,若堵塞牠們的耳朵,令牠們聽不到聲音,若干年後把堵塞物料取走,再教牠們聽聲音,牠們對辨別聲音的頻率和長短都有困難。
兒童的語言發展關鍵期(Critical Period)是在三歲前,如果這段時間聽不到聲音,又沒有良好的語言訓練,即使日後再努力訓練,都只會事倍功半,發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困難。
最新影片:史丹福為兒童游泳課程注入拯溺元素 助學員掌握求生技能以提升水上安全
初生嬰兒失聽之高危因素
然而,部分新生嬰兒失聽原因,可能與以下高危因素有關:
- 父或母有遺傳性耳聾
- 媽媽懷孕時患有德國麻疹、泡疹或弓型蟲症等,令胎兒受感染
- 媽媽懷孕時患病,需服食對聽覺有毒性的藥物
- 嬰兒出生時確診先天性小耳症、裂顎、裂唇或頭型有異、下頷骨顏面發育不全相關綜合徵狀,例如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、Waardenburg Syndrome等
- 黃膽過高(>20mg/100ml)
- 出生時體重過輕,即1,500克以下(約3.3磅以下)
- 早產
- 嬰兒患有神經細胞疾病、麻疹或腮腺炎
- 出生時曾缺氧窒息
- 腦麻痺
嬰兒及幼童很多時會中耳發炎,成因大多是由於家人吸煙、上呼吸道感染或鼻咽敏感等,令小童耳咽管閉塞,中耳空氣不流通,導致中耳發炎積水。如不及早診治,可能會令耳膜穿破,嚴重更會引致永久性失聰。中耳發炎常見徵狀包括發燒、耳朵紅脹或要很大聲才有反應,若發現子女有上述情況,應及早帶他們求醫,一般中耳發炎可以藥物治療或接受簡單手術便可痊癒,令聽覺回復正常。
最新影片:MIRROR正副隊長年月累積兄弟情 Lokman+AK互相補位為成員把關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:https://bit.ly/3a6HT6T
【hket TV家庭台】《湊得輕鬆啲》逢周日早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︰bit.ly/35z6COD
撰文: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